PP电子(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抗疫战场尽显药监担当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3-05-27 | 次浏览
PP电子多彩贵州网讯 (记者 李曜)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贵州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具有医疗器械检测资质的检验机构,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而中心所有工作人员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与职责,在战疫中交出了一份展现药监人担当的优异答卷。
贵州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荣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近日,贵州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荣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表彰其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出的重要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及时制定发布《疫情防控应急工作方案》,全面启动应急检验检测工作程序。
彼时口罩、防护服等医用及民用防护物资紧缺,大量海内外爱心人士及爱心企业踊跃捐赠,省慈善总会、省红十字收到数百批次防护类医疗器械产品,但这些产品质量及防护效率不一,此时就需由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负责对全省防护物资进行质量检测。
防疫战役迅速打响,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22党员及技术人员全员返岗,立即开始开展检测工作,确保送检样品随到随检,在确保检测结果准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压缩检测周期。
“有的口罩是医用级别,可以送到医院使用,有的仅达到民用标准,医护人员不能使用,但可以满足普通群众防护需求。”省医疗器械中心主任郎涛介绍,口罩被检测后,将根据不同防护效率,被分配至各防疫战线中,努力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使收到的物资能够物尽其用。
据统计,2020年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共受理各类检验检测工作1620批,与疫情防护产品相关的共1232批,其中口罩975批、防护服115批、红外额温计61批、医用手套67批、医用护目镜14批,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及服务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贵州省仅有3家口罩生产企业,没有防护服、额温计、护目镜等其它防护用品生产企业。但防护用品是抗击疫情的关键物资,疫情发生后,省内一批企业紧急组织转产,以应对省内防护物资紧缺的困境。
但医疗器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环境等标准有较高及特殊的要求。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便需对转产企业的技术指导工作,为企业转产提供技术支撑,确保企业生产出的防护物资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
“当时我们也没有检验护目镜的经验,但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与省外的检测机构积极联系,最终与各方专家共同确定了护目镜生产的技术条件及检测标准。”郎涛介绍,检测标准确定后,承担护目镜生产任务的贵州千叶药品包装有限公司立即组织生产,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向企业派驻了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护目镜的首批样品生产后,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在6小时内完成了全部检测,连夜排除企业转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第二日上午,贵州省首批自主开发生产的1000个护目镜达到检测标准,当日下午,这批护目镜便跟随贵州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投入到了支援鄂州抗疫的战斗中。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为各家企业转产,尽最大可能给予技术支撑。2020年,贵州省护目镜、防护服、额温仪、隔离衣的生产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截至目前,分别增至6家、9家17家、5家,口罩生产企业从原来的3家增长至99家,口罩日产量更是从疫情前不足3万只,实现了高峰时期950万只的大幅提升。
疫情面前显担当,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中,贵州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打好贵州疫情防控物资保障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荣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后,郎涛表示,这项表彰不仅是对贵州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的肯定,更是贵州市场监管人和贵州药监人的荣誉。
下一步,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将以此表彰为新的起点,铭记职责和使命,将荣誉转化为动力,将责任转化为担当,大力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认真履职尽责,继续做好医疗器械检测等各项个工作,严把医疗器械产品检验检测质量关,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为贵州乃至全国人民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贡献更大力量。